发布人员:网站管理人员    
发布时间:2021-06-08 10:37:59
   浏览量:672
航天设备研究室某卫星项目组是承担39所某卫星配套单机产品的研制团队,是39所航天产品研制队伍中的青年主力军。他们是一只朝气蓬勃、勇于创新、敬业奉献的年轻队伍,围绕某卫星主载荷天线、天线展开装置、太阳电池阵结构与机构等重点科研任务攻坚克难,砥砺深耕。目前已配合卫星总体累计完成30颗某卫星,累计170余台套单机产品交付任务,其中24颗卫星已成功发射,所有产品在轨工作性能良好、稳定,为某星座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航天器产品研制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天线展开装置是某卫星关键件,根据产品重量轻、承载强、可靠性高的任务书要求,项目组群策群力,在收展总体设计、精细设计、环境适应性设计等方面大胆创新,采用了多种全新的技术。
在铰链布局设计时,李洪超同志打破常规,提出偏心偏置铰链布局,根本上解决了展开臂空间干涉问题。
高重复性锁定机构设计师沈军龙同志创造性的开展了自消隙锁定方案,极大的提高了锁定机构的重复展开多次的一致性,并在限定的空间内设计出精巧同时具备触发、止动、限位、锁定的锁定机构。
电缆折弯要求满足折弯半径要求的同时展开可靠、抗振动能力强,万人民同志提出一种新型的折弯方案——渐开线式展开方案,在后续的试验验证过程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由于产品的位置精度要求极高,常规的加工后组装方式无法保证其精度,而采用组装后加工的方式由于产品自身特性无法实现。因此李壮同志提出加工、装配、调整一体化工艺流程,不仅缩短的研制周期,也极大的降低了制造难度和成本。
某载荷天线是某卫星的主载荷天线,采用最新的机制,对天线的大角度增益和一致性等技术要求远高于以往的同类天线,为保证天线性能和缩短研制周期,李惟韬、郝文倩、樊薇曦等同志24小时轮班,不间断的对产品进行性能摸底测试和改进工作,前后共持续了半个月的时间;完成测试后,需要对原理样机进行进一步改进设计和调试,适逢农历春节,李启明、沈军龙等同志放弃春节假期,对产品进行改进设计和出图工作。
在春节后2个月的时间里,项目组同志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先后完成了天线十几轮的改进设计和调试、测试工作,最终突破了产品的关键技术,为保证某卫星首发星的性能和发射计划,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项目组成立的六年多时间里,李姣、张燕娜、胡亮、杨永涛、郭良等先后加入队伍的年轻同志也同样将牢记责任和使命、将勇于担当的决心体现得淋漓尽致。
航天设备研究室某卫星项目组的全体成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以争创文明、规范行为、促进工作、树立形象为目标,把“青年文明号”精神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精诚团结将这支青年团队建设成为一支更加富有战斗力、创新力和学习力的专家型研制队伍,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踔厉奋发的精神为我国航天产品的研制贡献更大力量,续写39所“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