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员:网站管理人员    
发布时间:2025-03-17 16:27:05
   浏览量:567
《礼记﹒礼运》中提到,“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每一种味道,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和地位,酸、甜、苦、辣、咸,更是生活的态度,积极向上,无畏前行。咸,是众多人熟悉的味道,是一种海盐的味道。我们用“咸”来形容39所一线人员的状态。他们用汗水和泪水,发扬“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精神,或远离家乡赴一线,或加班加点搞生产,或刻苦钻研努力提升技能水平,用责任和担当勾勒最美奋斗画面。
牡丹江 佳木斯 喀什项目外场
精密加工车间钳工组的三支小队,在牡丹江、佳木斯、喀什项目外场配合15米馈源网络电调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他们一到目的地,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秉持“砥砺前行百日战,众志成城战必胜”信念,凭借过硬专业知识,肩负起整个外场电调微波器件的装配工作。
北方天气格外寒冷,外场条件异常艰苦,白天气温低至零下十几度,矿泉水都冻成了冰块。大家身着厚重的羽绒服,又套了一层大衣,还有加厚的鞋袜,在寒冷面前却感受不到丝毫暖意。他们早出晚归,会在当晚返回住所后,总结计划完成情况,交流工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彼此借鉴提醒,不放过任何细节,举一反三,消除所有可能隐患。同时,部署次日工作任务,同步进行装配方案讨论。一遍遍的优化提升,一帧帧的思考分析,一通通的电话讨论碰撞,仿佛环环相扣的流水线,不分昼夜的运转,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新疆项目外场
在广袤无垠的戈壁沙漠中,有一群人,从炎炎夏日到酷冷寒冬,他们一直坚守在那里。
太阳如同火球一般悬挂在空,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沙粒被晒得滚烫。在这酷热的天气中,他们采取错峰“两班倒”工作模式,即便如此,汗水依旧像溪流一般,源源不断地从额头、后背渗出,工作服被浸湿了一遍又一遍,泛出层层白色的盐渍。那强烈的阳光,刺得人眼睛生疼,皮肤被晒得发红、蜕皮。
当酷寒的冬天来临,戈壁沙漠气温急剧下降,寒风像刀子一般刮过脸庞,每一次呼吸都能感觉到冷空气在鼻腔和肺部肆虐。面对恶劣的天气,他们克服万难,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结构整架任务。
他们是新疆转台结构工程队郑立军、何兵、雷博伟、仵磊豪等人。在工程收尾阶段,选择继续留下来,配合后续模拟负载拆除及子阵安装的配重配平工作。
嘉兴项目外场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微弱的阳光艰难地穿透寒冷的空气,嘉兴50米结构安装工程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里风力常年6级,狂风呼啸,吹得人脸生疼,每一个人的嘴唇干裂起皮,甚至渗出丝丝血迹。
队员们没有丝毫退缩,像一群坚毅的战士,严格按照工程要求,确保安全、质量、进度同步进行。在这支队伍中,作为老师傅的邓正忠刚刚结束了上一个外场任务,又义无反顾奔向嘉兴外场。在俯仰梁拼装时,他积极沟通,使用吊线法粗调,减少检验人员和仪器的工作量,建议提前增加筋板加大强度,改造合理可行的支撑工装,用配平法使滚轮组合快速就位。他以身作则,带领年轻的同志攻坚克难,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决策都体现出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
佳木斯项目外场
佳木斯的寒冬,气温常常骤降至零下28度,冰原千里,呵气成霜。接到两台15米天线进场任务后,电装车间郭金泉、李朝辉、赵龙、刘亮赶赴这里,每天迎着刺骨寒风,如钢铁战士般准时奔赴现场。
他们冒着大雪在户外进行电缆作业。积雪没过脚踝,每走一步都伴随着“咯吱”声响。身着厚重的防寒服,虽行动不便,他们的操作却精准无误。双手被冻得通红,在复杂电路中穿梭时,依旧灵动敏捷!
冰天雪地里,冰冷的金属设备似乎随时能粘掉人的一层皮。他们围着图纸,逐行逐线反复核对,确保设备安装准确无误。寒风吹过,裹挟着冰雪碎屑,仅短暂眯了一下眼睛,便又全神贯注投入工作。
进入室内,厚重的衣服使人冒汗,一到室外,汗水转瞬又在严寒中结成冰,那衣衫上析出的盐分,恰似他们坚忍不拔的勋章。他们凭借共同的智慧和顽强的毅力,攻克冰雪环境下线缆布线及焊接难关。
还有很多这样的三十九所人
他们如同燃烧的火炬
挥洒青春热血默默坚守
以昂扬的斗志迎接每一项挑战
用奉献诠释一线工作者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