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员:网站管理人员    
发布时间:2018-03-13 14:01:24
   浏览量:11144
圭峰山下,太平河边,一座现代化的天线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
宽敞明亮的厂房,现代化的设备,忙忙碌碌的员工……
今日景象,您能否想象,一年前的这里,曾是一片空旷之地,杂草丛生。
.jpg)
崭新的202车间(一)
.jpg)
崭新的202车间(二)
.jpg)
崭新的202车间(三)
202车间是响应所里号召,按照所里要求第一个开始搬迁的单位。接到搬迁指令后,车间全体人员同心同力,制定了翔实周密的《搬迁实施方案》,梳理生产计划、清点人员(掌握外派、出差人员情况及动态)、成品库房库存、毛坯等;归整毛坯库;盘点设备和工装辅具。
2016年7月25日,202车间正式向草堂产业园开始搬迁。
边搬迁,边生产
7月份的生产任务十分繁忙,车间还承担着多个星载产品重点型号的生产任务。
如何把搬迁对生产的影响降至最小?
车间领导召集骨干进行了认真商讨,专门制定了设备搬迁流程,即车床——普通数控车床——铣床——普通数控铣床——钳工组——库房,最后搬迁柔性高档数控设备。同时,优先确保在搬迁前完成重点生产任务。为此,多次安排人员加班、连班,数名钳工更是连续奋战多个昼夜确保紧急生产任务。
从7月25日到8月20日,共搬迁各种生产机械设备100余台,所有如工装、夹具、辅具、工具柜、更衣柜、办公营具、成品库房、毛坯库房等物品完成搬迁。搬迁过程中,设备无一损坏,物品无一遗失。
保进度,保质量
由于设备搬迁,部分零件转由外协厂家制造,但因其制造能力各有参差,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无法保证,为此,车间将设备已搬迁的操作人员外派至各厂家进行跟产、督产、技术支持和指导,保证零件生产进度和生产质量。据统计,共外派9人到6 家外协厂,共计100天/次。
克服困难,提前恢复生产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车间搬迁至草堂产业园后,由于新厂房还未完工,电、水、压缩空气等生产要素还未就位,厂房四周道路也未贯通,交通、就餐、卫生等问题需要解决,厂房基建和生产搬迁同时进行,安全问题也需要时刻提防。就在这种艰苦条件下,9月2日,第一台普通数控铣床加电开机,开始了生产加工作业,很快,大部分设备恢复生产。
整顿生产作业现场,提升现场环境
设备就位后,车间开始花大力气整顿现场环境,归置工具柜、规范工装器具摆放位置、整理库房,进行清理清扫、整理整顿。车间工人齐上阵将桌椅、机床脚踏板等物品油漆一新。2017年春节期间,又对厂房地面进行环氧树脂地坪处理,整个厂房环境焕然一新,处处呈现出现代化制造工厂的新风貌。
持续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在生产搬迁和恢复生产过程中,车间党支部注重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党支部坚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极创新学习方式,利用上下班坐班车时间,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班车学习”活动,增加党员集中学习的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我们要继续发扬202车间在草堂搬迁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奉献与拼搏精神,努力工作,打造“中国天线”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