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科39所探鸟雷达产品填补军用领域空白
      发布人员:网站管理人员     发布时间:2018-01-18 14:25:58    浏览量:5280

              

              在民用与军用航空飞行活动中,时常会发生飞行器与鸟类、蝙蝠等飞行物相撞的事件,这些事件造成的飞行事故不仅给航空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危及乘客的生命安全。随着环境的改善(带来鸟类数量增加)和航空器的广泛应用,防范鸟击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得到国际航空界的普遍重视,世界上很多国家纷纷加大投入,鸟击防范逐步成为一项跨学科的、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国际研究新热点。而为了防范和减少鸟击事件的发生,探明鸟类活动规律是关键;通过多年的发展和认识,雷达已逐渐成为公认的探测鸟类活动的重要工具。
              探鸟雷达是机场防范鸟击的重要手段。利用雷达探测鸟类目标建立鸟情预警平台,可针对性地驱散和避开鸟群,是降低鸟击风险的有效途径。雷达探测鸟情具有特殊的优势,不仅自动化程度高、数据分析方便,更重要的是雷达比其它探测手段受能见度和恶劣天气的影响比较小,可全天候工作。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是我国精密天线与跟踪系统专业化研究所。自2002年起,39所特种装备事业部连续波雷达室开展连续波测量雷达的研发工作,通过不断的设计改进、优化、试验,经历了四代产品的发展,已经为多个靶场提供了近20台套连续波精密弹道测量雷达。
             依托连续波雷达室长期储备的人才力量及技术优势,2017年1月,39所成立“探鸟雷达”项目团队,进行新产品自主研发,以应对国内军用、民用机场对于“探鸟雷达”的迫切需求。2017年11月,第一套“探鸟雷达”在某军用机场完成正式部署。该雷达解决了军用机场在预防飞鸟撞机等难题,同时,填补了国内相关设备空白。
             探鸟雷达研制过程中,项目团队面对“低、小、慢”目标测量与跟踪这一业界难题,发挥了勇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最终形成具有低成本、高性能、高可靠性,适于产业化生产的系统方案;项目前期论证阶段,项目组成员针对“低、小、慢”目标采用原有的多频连续波雷达技术存在测量体制上限制问题,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了算法仿真设计及数次试验分析比较。
              “探鸟雷达”项目团队精诚团结、勇于创新,最终成功完成了系统样机的研制,系统中,天线、伺服、信号处理、3D实时显控技术等全部自主研发。经过4个多月加班加点的调试,2017年5月,完成对系统的初步调试;6月至8月,完成了系统指标的验证,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测量效果,积累了宝贵的实测数据。外场试验期间,烈日炎炎、酷暑难耐,项目组成员马斌、李爽、孟辰、闫宏等同志每日步行20余里,在河北某机场进行外场系统测试与鸟类相关目标的探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探鸟雷达”项目团队所有成员的不懈努力下,2017年11月,第一套“探鸟雷达”在某军用机场完成正式部署。后续,项目团队将继续在系统产品化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使探鸟雷达这一产品达到量产水平,创造可观的经济、社会与军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