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为生命,我们携手前行
      发布人员:网站管理人员     发布时间:2018-12-05 14:55:23    浏览量:1063

              

      中国电科39所测控事业部承研的15米天线,是融合部署的首套高轨同步卫星测控数传一体化设备,也是39所在测控数传一体化装备领域的重大战略布局之一,同时是为贯彻国产化要求,在保证系统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国内自主研发软硬件产品的一次重要尝试。
      39所测控事业部项目总师李象巍谈到,“这套15米三频段不但具备双频段的上行数据发射能力和下行数据接收能力,同时具有多频段、宽频带、极化复用、性能优的特点,具备双频段数据模拟转发能力。

      不畏酷暑 保障设备按时出所

      眉县40度高温烘烤下,高频箱中心体内远超50度。测控事业部15米天线项目的同志全部放弃高温假期,放弃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在试验场如火如荼进行着联试工作。汤磊和段华伟两位同志,身体早已被汗水浸透;雒小红同志,50多岁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李响同志从来不喊苦喊累;黄春平也在与薛小龙同志讨轮如何使得环路的控制精度更加准确。大家目标统一,行动一致,只为又好又快的完成15米设备的出所前工作。

      由于天线远场距离的要求,测试信标天线只能架设在距离测试场11公里外的秦岭山脉中。架设信标天线的山未经开发,只有一条千余级台阶的蜿蜒小道通向掩映在半米高的灌木丛中的山顶处。新入所员工耿喆在高温状态下早出晚归连续爬山12天,不畏灌木丛中成群的蚊子,不怕山上没水没电,只畏手机信号不好错过更换信号频率的电话,只怕自己上山速度不够快影响山下的测试时间。

      言传身教 为新血液创造舞台

      这套设备,同时也有2018年新入职员工的身影。这是测控事业部微波室渠芳芳、耿喆,工程室吕鹏辉在研究生毕业后入职39所参与的第一套项目。测控部微波室主任张宇安排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李岱昀、李响对新员工进行“一对一”指导。在保证按时间节点完成设备调试计划的前提下,两位同志对他们的新同事言传身教、现场教学,给年轻人接触设备、近距离学习的机会。渠芳芳说,“之前只是在书本中和仿真软件中见到过电磁波,并未在实际项目中接触过。项目让我零距离接触到了电磁波,而现在它们就在我的频谱仪上跳动,这是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结合。”

      测控事业部安排了工程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郭伟和孙建来带吕鹏辉学习ACU软件,从软件架构到功能实现的具体细节,两位高工在项目现场毫无保留的对这位新同志进行了培训。吕鹏辉说,“第一次看到ACU软件的时候,就被它精美的界面给吸引了,特别是当它驱动这个15米重达百余吨的庞然大物运转,而且跟踪精度在0.003度的时候,更加觉得很神奇,同时被老师傅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所深深折服,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ACU软件,可以尽快参与到具体的工程项目中。”

      安装联试 兄弟单位默契合作

      8月20日,设备运抵北京某测控站,便与兄弟单位中电10所一起协作,牺牲了中秋、国庆的假期,在北京郊区紧锣密鼓的开始了紧张的安装、联试工作。

      10所项目负责人余波说,“39所是我们的老朋友了,39所人给我的印象就是能吃苦耐劳、工作效率高。这次15米三频段的顺利落地,让我再一次看到了‘39所速度’。”

      天线机械结构安装完成,两个单位便协同展开了紧张的软件联试与系统联试工作。才入职不到4个月的吕鹏辉同志在两位高工老师的指导下,独自在北京完成了这套15米天线的全部外场软件联试工作,为按时交付设备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也为39所新员工“一对一”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划破苍穹 捕捉夜空最亮的星

      经过项目组全体同志的不懈努力,2018年末,这套设备以优秀的性能、过硬的质量,在指定的时间节点,顺利完成了总体单位的预验收。这套15米天线矗立在北京某站,守望者天空,捕捉来自太空的微弱信号。期待这套天线在未来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负众望、建立功勋。

      继往开来 谱写测控新篇章

      从严寒到酷暑,从喀什到三亚,从陆地到海洋,一个个39所的测控人永远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我们有能力、有信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在未来牧星的蓝图中,站立潮头,激流勇上!